在服用湯藥時,有的人不管服用什么湯藥,均習慣加糖(冰糖、白糖、紅糖、蜜糖),或以糖水送服,以沖淡或消除苦味,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利于疾病的治療,實屬不妥。
一是因為各種糖均屬常用中藥,均味甘而具有補虛作用,若所治病證為邪實之證,那就不但不利于驅邪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二是因為中藥的化學成分極其復雜,其中的蛋白質、韉質等成分能與糖,特別是與含鐵、鈣等無機元素和其他雜質較多的紅糖發生化學反應,使藥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變性,進而混濁、沉淀,不但能影響藥效,甚至會危害健康。
三是因為糖可抑制某些退熱藥的療效,干擾藥液中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生的吸收。
四是因為糖還能降解某些藥物,如馬錢子的有效成分,使湯液的療效降低。
五是因為某些健胃的中藥,其之所以能健胃,就是利用其苦味或其他異味來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發揮療效的,加入糖后勢必會消除這一作用。由此可知,服用中藥時不能濫加糖。若要加糖,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加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