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醫家對 煎藥用水 非常重視,歷代方書中記載了多種煎煮藥物用水,如清代《壽世青編》卷下記載有:長流水、急流水、 順流水 、逆流水、 半天河水、春雨水 、秋露水 、井華水 、新汲水、甘瀾水 、潦水 、冬霜水、臘雪水 、陰陽水 、菊英水等等。 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昔有患小便悶者,眾工不能治,令去長川急流之水煎前藥,一飲立溲,則不可不擇乎?梢,對于同樣的一個藥方,因改變了煎藥用水而取得了十分神奇的治病功效。
現代一般認為,質地清潔透明、味道甘甜純正的自來水、泉水、河水、湖水、井水、池糖水及純凈水等,都可以作為煎藥用水。質地混濁、味道怪異的水,經反復煮沸或放置熱水瓶中較久的水,均不能作為煎藥用水。至于那些被嚴重污染,色澤異常、味道腐臭不堪、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的水,那就更不能用做煎藥的用水。
如果考慮到殘余氯的問題,將自來水在容器內放置數小時再用來煎藥,即可明顯減少氯的含量。但不能用金屬離子含量較高的礦泉水,因個別金屬離子可以和中藥中的生物堿、苷類、鞣酸發生化學反應,最好選用純凈水、去離子水或蒸餾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