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病毒性心肌炎
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,有時可累及心包和心內膜。多見于兒童和青壯年,一般以20—30歲最多,男性多于女性,發病以夏秋季節為高。典型的病理變化是心肌細胞或間質局限性或彌漫性炎性細胞浸潤、心肌變性壞死、疤痕愈合。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取決于病變的廣度與深度,差別極大。根據本病病因和臨床表現,屬于中醫“溫毒”、“時行毒”、“心悸”、“怔忡”、“胸痹”、“猝死”等范疇。 [診斷] 1、典型癥狀:多數病毒性心肌炎初起有發熱,咽痛,全身酸痛,腹瀉繼而出現胸悶,憋氣,心悸,乏力,氣短,頭暈等癥狀。 2、重要體征 (1)心率:心率增快,與體溫升高不相稱。 (2)心音:心尖區第一心音減低或分裂,或可聽到收縮期吹風樣雜音,隨病情好轉而減輕。 (3)心律失常:約半數以上病例出現心律失常,以早搏和各種房室傳導阻滯為多見。 3、輔助檢查 (1)X線檢查:重病例有心臟輕、中度擴大。 (2)心電圖檢查:具有多變、突變特點:房室傳導阻滯;兩個以上導聯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≥0.05mV,或多個導聯ST段異常抬高或有異常Q波者;頻發房早。 (3)實驗室檢查:白細胞計數升高;血沉正;蛏钥;血清GOT、LDH、CPK升高或正常,多于病后4天內升高,4天后降低。 [鑒別診斷] 1、風濕性心肌炎:為急性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。風濕性心肌炎患者全身感染癥狀較明顯,往往和風濕性的關節炎或風濕性的皮膚改變同時存在。白細胞增高,血沉加快,C反應蛋白陽性。體檢時可在心尖部聞及收縮期或舒張期雜音,病情好轉后雜音往往不消失。 2、青少年中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與病毒性心肌炎后遺癥期的鑒別:二得的鑒別實屬困難。仍以強調追憶有無感染病史以及心電圖的表現為依據,排除其他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而臆斷,或作為“疑似心肌炎”進行長期隨診。 [治療] 1、西醫治療 以促進心肌代謝和抗病毒為治療原則。 2、中醫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正虛為本,熱毒、瘀血、痰飲為標,屬本虛標實、虛實夾雜的疾病。急性期以治標為主,恢復期以治本為主。 (1)急性期 ①中成藥:根據具體情況,靈活選用以下藥物:柴胡注射液,每次2ml,每日2~3次,肌注,用于急性期發熱治療。板藍根沖劑,每次1~2 袋,每日3次,口服。 ②中藥方劑 清解熱毒:有發熱身疼,鼻塞流涕,咽癢喉痛,咳嗽咳痰或腹痛泄瀉,肌痛肢楚,繼之心悸惕動,胸悶氣短,舌質紅,苔薄黃或膩,脈細數或結代者,選用銀翹散加減:銀花、連翹、大青葉、貫眾各15g,太子參、麥冬、生地、炙甘草各10g。每日1劑,水煎服。 化瘀通陽:有心悸氣短,胸悶刺痛,痛有定處,舌質暗紫或有瘀點,脈細澀結代者,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:黨參、黃芪、丹參各15g,桃仁12g,紅花、當歸、生地、川芎、赤芍、五味子各10g,炙甘草6g。每日1劑,水煎服。 [預防與護理] (1)急性期應臥床休息,食用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食物,禁用煙、酒、茶。 (2)本病多為體虛外感所致受寒、過勞、營養不良、酗酒、細菌感染等均為誘發本病的因素,因此應鍛煉身體,勞逸適度,起居有常,食飲有節,注意營養,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能力。 (3)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及腸道感染。 (來源:放心醫苑) |
![]() |
![]() |
關于公司
| 網站簡介 | 服務項目 | 意見反饋 | 法律聲明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聯系我們
|
Copyright YongYao.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2006-2008 用藥安全網 |
京ICP證050798號 網站藥品互聯網信息服務資格證書(京)-經營性-2005-0039號 |
網址:www.vgstechnology.com
郵箱:webmaster@yongyao.net |
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